保定竞秀区打造“无废城市”样板,垃圾资源化率突破85%
近年来,我国在环保领域的努力得到了全球的认可。保定竞秀区作为全国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重要试点,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努力打造“无废城市”样板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悉,该区垃圾资源化率已超过85%,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保定竞秀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,总面积约560平方公里,人口约80万。近年来,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该区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,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竞秀区积极响应国家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号召,全力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,努力实现垃圾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。
首先,竞秀区加大了垃圾分类宣传力度,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垃圾分类知识,提高居民环保意识。在全区范围内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点,引导居民将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。同时,加强垃圾分类收集、运输和处理,确保垃圾资源化利用。
其次,竞秀区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,如垃圾焚烧发电、有机垃圾堆肥等,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。通过技术改造,该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了清洁燃烧,发电效率显著提高;有机垃圾堆肥厂则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,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。
此外,竞秀区还积极开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,将废弃资源转化为再生资源。如,通过回收利用废塑料、废纸、废金属等,减少了对原生资源的依赖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同时,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,减少固体废物产生。
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中,竞秀区还注重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如对垃圾分类投放、资源化利用等给予奖励,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。同时,加大财政投入,支持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,确保“无废城市”建设顺利推进。
经过不懈努力,竞秀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目前,该区垃圾资源化率已超过85%,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同时,垃圾分类投放、收集、运输和处理体系逐步完善,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。
竞秀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。未来,竞秀区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,努力实现垃圾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。
总之,保定竞秀区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,充分展示了我国在环保领域的决心和实力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全国各城市都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。
- • 博野县古梨园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正式投用,病虫害预警准确率达98%
- • 涞源白石山亲子“化石猎人”课程,挖掘三叶虫标本,共享自然科普之旅
- • 高阳纺织文化节重现运河宴,30道古菜复原乾隆南巡菜单,传承千年文化韵味
- • 保定再创辉煌:入选全国数字经济试验区,人工智能产业园签约百亿项目
- • 定瓷非遗工坊创新融合,AI纹样生成器引领千年器型现代美学新风尚
- • 华北电力大学研发“光储充”系统,助力充电桩全域覆盖,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
- • 博野古梨树碳汇交易体系发布,千年梨树年固碳价值超万元,助力绿色低碳发展
- • 涞源县“双师课堂”助力山区教育,北京名师实时连线乡镇中学
- • 望都辣椒指数成功纳 *** 合国粮农组织价格监测体系,助力全球辣椒产业健康发展
- • 祖冲之数学文化园开园,全球首个圆周率主题科技馆惊艳亮相
- • 河北大学与保定企业携手共建“碳中和”技术实验室,助力绿色低碳发展
- • 涞源冰雪装备牵手芬兰企业,共同研发零下50℃耐寒材料,助力冰雪产业升级
- • 保定驴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,深加工产品占据京津市场65%
- • 望都辣椒产业升级,太空育种辣椒亩产破纪录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保定乡村振兴学院揭牌,助力培育万名“数字新农人”
- • 涞源县冰雪民俗VR体验馆盛大开馆,零下30℃体感设备重现百年冬俗风情
- • 唐县山区小学创新教育模式,学生变身古长城“小小巡查员”
- • 城市大脑2.0上线,交通事故AI识别响应速度提升至90秒,智慧交通再升级
- • 保定入选全国数字经济试验区,人工智能产业园签约百亿项目,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- • 祖冲之圆周率纪念碑落成希腊,中希数学文化交流新地标诞生
- • 直隶官府菜与李鸿章烩菜:国宴菜单上的璀璨明珠,订单排至2025年
- • 5G远程医疗助力脱贫攻坚,三甲专家在线问诊突破万次大关
- • 阜平县骆驼湾村荣膺“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”,民宿经济蓬勃发展
- • 槐茂酱菜非遗工坊助力太行山区振兴,留守妇女生活焕新颜
- • 阜平硒鸽深加工基地投产,即食鸽蛋成为冬奥特许商品,引领健康食品新潮流
- • 白运章包子机器人生产线正式启用,高效生产引领行业新潮流
- • 高阳纺织产业带革新升级,AI质检系统助力瑕疵率锐减90%,出口订单激增
- • 唐县山区无人机配送网点开通,药品快递30分钟到户,智慧物流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安国药王庙会首推“百草盲盒”,古方换 *** 香囊,游客体验传统文化新玩法
- • 驴肉火烧非遗工坊落户雄安新区,日销量突破2万创历史新高
- • 高阳孝义河湿地开放“候鸟摄影舱”,长焦镜头实时捕捉珍稀鸟类
- • 保定农业大数据云平台上线,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5%,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
- • 保定荣膺全国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试点,千余社区服务网点助力居民生活便捷升级
- • 保定老字号集体入驻盒马鲜生,开启“半小时达”服务新篇章
- • 涞源深山26村通公交,票价1元惠及2万村民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涞源冰雪装备产业园签约芬兰企业,零下50℃耐寒材料技术填补国内空白
- • 安国市农村智慧水务系统上线,手机APP远程操控灌溉,节水效果显著
- • 唐县“全羊宴非遗工坊”盛大开业,传承人现场解剖28个羊部位展示精湛技艺
- • 唐县“留守儿童学业守护计划”全面启动,500名教师结对帮扶助力成长
- • 农业农村部在保定试点“农业共富体”模式,集体经济增收超30%成效显著
- • 高阳家纺直播基地年销售额破30亿,北方更大毛巾产业带数字化升级引领行业新潮流
- • 京津冀首个元宇宙产业基地启动,微软、网易等20家企业入驻,引领产业新潮流
- • 唐县山区AI放牧机器人上岗,贫困户手机管羊群省力又增收
- • 满城太空草莓亩产飞跃,抗病品种助力京津冀农业升级
- • 涞水县拒马河禁渔期生态补偿发放,渔民转岗护河员月薪3500元助力生态保护
- • 雄安新区安国中医药产业园投产,同仁堂等30家企业首批入驻,共筑中医药产业新格局
- • 荆轲形象入选日本高中教材,中日合拍纪录片《刺客的春秋》开机: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篇章
- • 2023年GDP突破4000亿元,人均收入达4.4万元:中国经济稳步增长,民生福祉持续提升
- • 区块链技术助力扶贫,溯源覆盖80%产品,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
- • AR地理课堂走进保定十七中,虚拟考察白洋淀生态治理,创新教育助力环保意识提升
- • 涞源“天空之境”湿地公园开放,生态红利惠及20个村,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
- • 易县绞胎陶艺走进中小学课堂,万名学生完成“之一件作品”,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
- • 《黄袍加身》游戏上线:赵匡胤传奇,北宋开国史再现眼前
- • 保定设立10亿元乡村振兴基金,助力文旅融合项目蓬勃发展
- • 望都县辣椒刺绣非遗工坊开课,辣红丝线绣出《千里江山图》
- • 博野梨园常态化“树下读书会”:学者领读《齐民要术》传承农学智慧
- • 阜平骆驼湾村“小红军成长营”:荒野求生与红色话剧排演,传承红色基因受热捧
- • 农业植保无人机普及率超80%,小麦飞防效率提升10倍,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
- • 保定主城区空气质量再创新高:PM2.5年均浓度首次降至30微克以下,十年更优佳绩!
- • 京保社保卡互通:打破地域限制,实现异地就医、公交出行一卡通用
- • 清苑传统制香技艺跨界联名,古法沉香口罩年销百万件,传承与创新共绘美好未来
- • 高碑店智慧粮仓启用AI监测系统,粮食损耗率显著降低至1.2%
- • 竞秀区打造“无废城市”样板,垃圾资源化率突破85%,绿色转型成效显著
- • 高阳昆曲社获千万文旅投资,传统剧目改编沉浸式剧本杀,创新传承昆曲文化
- • 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保定专场签约仪式圆满落幕,23国企业共襄数字基建盛举
- • 高阳土布非遗村打造“纹样基因库”,AR扫码解锁千年纺织密码
- • 《保定扶贫经验闪耀《中国减贫白皮书》,太行山模式全球推介彰显中国智慧》
- • 保定全域旅游一卡通盛大发售,刷脸畅游50景点+免费体验10大非遗项目,畅享保定风情!
- • 保定焖子荣膺“中国地理标志产品”,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,助力地方经济发展
- • 赵匡胤故里文化综合体奠基,宋代军事体验馆再现陈桥兵变历史场景
- • 跨境电商产业园规模再创新高:30万平米产业园区助力Temu华北仓落户保定
- • 二中分校初一新生报到率100%,随机派位政策获家长点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