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县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开课,让文盲牧民也能轻松掌握光伏运维
近年来,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,光伏发电技术逐渐成为农村地区的重要能源选择。在河北省唐县,一项名为“牧光互补”的养殖技术夜校课程近日正式开课,旨在帮助当地文盲牧民掌握光伏运维技能,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。
唐县位于河北省西部,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。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农村新能源项目的支持,唐县积极推广光伏发电技术,并结合当地养殖业,创新性地提出了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模式。这种模式将光伏发电与养殖业相结合,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,降低了养殖成本,提高了牧民的经济收入。
然而,在推广过程中,如何让广大文盲牧民掌握光伏运维技能成为一大难题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唐县相关部门联合当地农业技术学校,共同开设了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课程。该课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,让文盲牧民也能轻松掌握光伏运维技能。
夜校课程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原理、光伏组件安装与维护、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管理等方面内容。授课教师均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专家,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,将复杂的光伏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。此外,课程还设置了现场实操环节,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光伏运维技能。
在夜校课程的开班仪式上,一位名叫李大哥的牧民激动地说:“以前我们只知道养牛羊,对光伏发电一窍不通。现在有了这个夜校,我们不仅能学到光伏发电技术,还能学到如何维护光伏系统,真是太好了!”
据了解,唐县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自开课以来,已吸引了近百名文盲牧民报名参加。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,不仅掌握了光伏运维技能,还学会了如何利用光伏发电为养殖业提供电力,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。
通过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,唐县为广大文盲牧民提供了一个学习光伏运维技能的平台,让他们在享受新能源带来的便利的同时,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未来,唐县将继续加大新能源产业扶持力度,让更多牧民受益于光伏发电技术,为实现农村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总之,唐县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的开课,不仅为文盲牧民提供了学习光伏运维技能的机会,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新能源产业的推动下,相信唐县的农村发展将更加美好。
- • 阜平骆驼湾村红色研学之旅火爆,农家乐收入喜人,户均年收入超20万元
- • 曲阳石雕艺术节上演光影山海经,无人机点亮千年北岳庙浮雕群
- • 徐水驴业养殖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5%,循环模式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新风尚
- • 保定舰访问希腊引发轰动,长信宫灯3D复制品赠予卫城博物馆彰显文化交流新篇章
- • 驻村第一书记杨广乐荣膺省级模范,精准帮扶助力因病返贫案例化解
- • 高阳土布时装秀惊艳米兰设计周,非遗蓝染工艺荣获可持续时尚大奖
- • 中俄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盛大启动,优选项目落地深圳园区
- • 唐县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开课,文盲牧民也能轻松掌握光伏运维
- • 华北电力大学全球校友峰会成功举办,签约能源项目46个,共绘能源发展新蓝图
- • 顺平乡村图书馆全覆盖,农民借阅量年增40%,文化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
- • 安国高中生研发“智能艾灸仪”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
- • 涞源七山滑雪场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,夏季滑草热度攀升
- • 保定老字号直播基地启用,单日带货总额突破500万元,助力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
- • 高阳县纺织旧厂区华丽转身,文创园吸引200名青年返乡创业
- • 顺平县肠衣产业升级欧盟标准,助力40个村集体分红翻倍
- • 雄安新区安国中医药产业园正式投产,同仁堂等30家企业首批入驻
- • 安国药渣综合利用生产线投产,年转化中药废弃物10万吨,助力绿色发展
- • 保定焖子荣登地理标志名录,冷链技术助力48小时美味送达全国
- • 保定与雄安共建“研发-转化”走廊,30个中试基地面向全球招商,共筑创新高地
- • 保定县域经济大脑上线,AI算法助力13县区产业链协同发展
- • 涞水野三坡岩石声纹实验室成立:5亿年岩层震动谱谱写交响乐
- • 全国首个“农业碳中和实验室”落户保定,引领农业减碳新潮流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民宿集群创新引入元宇宙预订,VR实景引流游客超百万
- • “槐茂酱菜‘百年酱缸’微生物群研究荣登国际期刊,非遗技艺科学化迈步”
- • “教育家精神”大讨论启动,职教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,共筑教育新篇章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地质葬礼:逝者骨灰化作岩石标本,永驻峡谷间
- • 曲阳县石雕主题图书馆开馆:3D扫描技术助力千年文物“复活”
- • 《保定方言美食纪录片亮相Netflix,海外观众竞相学习“驴火”发音》
- • 涞水野三坡生态茶园荣获雨林联盟认证,有机茶溢价率翻倍提升
- • 唐县庆都山唐风温泉行宫,汉服风情邂逅《霓裳羽衣舞》
- • 博野古梨树碳汇交易体系发布,千年梨树年固碳价值超万元,助力绿色低碳发展
- • 非遗美食元宇宙平台上线,数字藏品交易额48小时破5000万元,开启文化传承新纪元
- •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基地落成,抗病品种亩产突破2000公斤,助力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
- • 奶牛场沼气发电项目并网,年碳减排量等效植树百万棵,绿色转型助力可持续发展
- • 荆轲纪念馆落户易水河畔,打造“风萧萧兮”沉浸式剧场,传承千年英雄精神
- • 保定发布招商引资18条政策,企业落户最高奖励1亿元
- • 区块链技术助力扶贫,溯源覆盖80%产品,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
- • 博野县千年古梨园碳汇交易启动,单株古树年创收千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槐茂酱菜非遗工坊助力太行山区,留守妇女增收致富
- • 12岁少年石雕作品入藏国家博物馆,曲阳石雕艺术再展风采
- • 保定国际医疗基地盛大启动全球招商,美国梅奥诊所等30家国际知名机构签约加盟
- • 顺平县百年肠衣盐渍秘方数字化,欧盟专家团现场取经,传承与创新共舞
- • 望都辣椒智慧种植园启用,无人机授粉助力亩产提升30%
- • 安国药膳闪耀纽约时代广场,东方食疗概念引发华尔街关注
- • 保定智慧交通系统正式上线,实时调控200个路口信号灯,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效率
- • 望都县辣椒田集体婚礼出新规,新人共种99株辣椒苗表忠贞
- • 保定国际陆港开通RCEP专线,出口货物享零关税直达东盟,助力区域经济繁荣
- • 曲阳雕刻文化节盛启全球直播,石雕大师72小时速成关公像展示精湛技艺
- • 涿州影视基地焕新升级:引入XR技术,游客体验穿越三国战场拍摄微电影
- • 保定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,无害化处理率全省领先
- •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成功,抗病新品种亩产提高5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博野百年梨产业链再升级,梨木精油护肤品签下千万美元海外订单
- • 全国更大蚯蚓粪有机肥基地正式投产,年处理秸秆20万吨,助力农业绿色发展
- • 京保社保卡互通:打破地域限制,实现异地就医与公交出行一卡通用
- • 高阳县纺织废料回收利用项目投产,秸秆变环保布料增收千万
- • 博野社区食堂温情推出“幸福餐”,独居老人刷脸免费就餐,温暖冬日人心
- •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速,为3.2万户居民带来便捷生活新体验
- • 京雄保城际铁路保定南站开工,30分钟直达大兴机场,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
- • 安国市中药材运输专线开通,冷链物流直达全国17个药市,保障药材品质与效率
- • 保定西大街民国风情街华丽升级,80家店铺全面启用数字人民币消费
- • 顺平肠衣产业园升级欧盟标准,助力中国肠衣产品出口市场再创新高
- • 涞源县白石山首推“化石猎人”亲子课,三叶虫标本带回家,开启自然探索之旅
- •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,设备使用率提升3倍,农户生产成本降低40%
- • “新农人”直播大赛圆满落幕,带货总额突破3亿元,孵化百名网红新秀
- • 保定跤术闪耀亚运会舞台,乡村小学专业擂台助力传承
- • 环城水系马拉松盛大开跑,3万名选手激情穿越8大生态公园
- • 京保社保卡互通:打破地域限制,实现异地就医、公交出行一卡通用
- • 保定市发布“未来产业十大赛道”,聚焦合成生物与空天信息产业,打造招商新亮点
- • “区块链+蔬菜”溯源系统在保定上线,净菜扫码即可了解全程信息
- • 曲阳县石雕非遗学院揭牌,石匠学徒有望成为“国家非遗传承人”
- • 无人机编队作业助力万亩农田,药剂用量减少20%,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祖逖北伐路线数字地图上线,AR技术再现“中流击楫”英勇场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