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平县晋察冀边区旧址焕新添“红色电台体验”,传承红色记忆
近日,位于河北省阜平县的晋察冀边区旧址传来喜讯,新增了一项特色红色文化体验项目——“红色电台体验”。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旧址的文化内涵,更让广大游客在参观学习的同时,能够亲身感受红色电波的震撼力量,传承红色基因。
晋察冀边区旧址,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 *** 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,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这里曾是晋察冀边区 *** 的所在地,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指挥中心。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段珍贵的历史,近年来,阜平县加大了对晋察冀边区旧址的保护力度,不断丰富旧址的文化内涵。
此次新增的“红色电台体验”项目,旨在让游客在参观晋察冀边区旧址的过程中,了解红色电波的历史意义,感受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。该项目以红色电台为主题,通过模拟电波传输过程,让游客亲身参与到红色电波的发送和接收中,体验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传递信息的艰难历程。
在“红色电台体验”项目中,游客们将穿上仿制的军装,戴上耳机,手持红色电台,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,学习如何发送摩尔斯电码。随着电码的敲击,一串串神秘的电波在空中传递,仿佛将游客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。
据了解,此次新增的“红色电台体验”项目,是阜平县在保护和发展红色旅游方面的一次创新尝试。项目负责人表示,该项目旨在让游客在体验红色电波的过程中,了解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,激发爱国主义情怀,传承红色基因。
为了确保“红色电台体验”项目的顺利进行,阜平县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准备。他们邀请了专业的无线电爱好者担任讲解员,为游客提供详尽的讲解;同时,还购置了大量的红色电台设备,确保游客能够真实地体验到红色电波的传递过程。
在“红色电台体验”项目中,游客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红色电波的历史意义,还能学习到摩尔斯电码的发送技巧。项目负责人表示,希望通过这一项目,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电波,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,激发爱国热情。
晋察冀边区旧址新增“红色电台体验”项目,无疑为红色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阜平县将继续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,让更多的人走进红色教育基地,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,传承红色基因。
- • “保定焖子”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创纪录,单场销售额突破800万元!
- • 长城汽车生态链招商大会盛大召开,50家智能网联企业落户保定,共筑智能出行新未来
- • “白运章包子登陆日本罗森便利店,植物肉版本受素食主义者热捧”
- • 阜平山区“共享洗衣房”助力破解留守家庭难题
- • 保定焖子技艺申报地理标志,冷链包装助力传统美食直达大湾区
- • 阜平晋察冀红色文化节盛大开幕,沉浸式行军剧本杀再现革命精神
- • 残疾人非遗技能培训班结业,景泰蓝作品拍出万元高价,展现残疾人艺术才华
- • 涞源县冰雪民俗VR游戏发布,玩家穿越时空体验零下30℃的冬祭文化
- •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基地落成,抗病品种亩产突破2000公斤,助力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
- • 雄县古乐AI修复工程启动,残损曲谱重现唐代《燕赵遗音》
- • 农村校“5G同步课堂”全覆盖,师生跨县同上一节课,教育公平迈出坚实一步
- • 市级教研员全员下沉,每周驻校指导课堂教学改革,助力教育质量提升
- • “轮选145”小麦良种入选省级重大品种试点,助力农民亩均增收超200元
- • 天峋创新科技碳纤维飞行器量产,引领高端无人机市场新潮流
- • 唐县古中山国遗址推出“青铜器翻模工坊”,让孩子体验古法铸造饕餮纹印章
- • 曲阳县石雕工匠尘肺病保险全覆盖,企业年缴存保障金1200万元,守护匠心传承
- • “链长+行长”服务机制上线,万亿信贷助力重点产业链腾飞
- • 望都县辣椒酱扶贫生产线投产,脱贫户持股合作社年分红翻倍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助力民营企业腾飞,跻身全国民营经济百强
- • 安国药王庙文化节盛大重启,中医药研学游引万人打卡,传承千年文化魅力
- • 祖逖北伐路线科考启动,中科院团队用遥感技术还原东晋行军图
- • 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测试场开放,助力50家车企布局研发新篇章
- • 保定曲阳县石雕产业升级,年出口订单增长20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涞源冰雪文化节盛大开幕,冰长城实景还原戚继光戍边史诗剧,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
- • 保定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成效显著,610.8万亩农田实现“旱涝保收”
- • 阜平与雄安共建净菜基地,每日50吨高山蔬菜直供新区食堂,共筑绿色健康生活
- • 阜平食用菌智慧工厂日产量达20吨,助力农户增收致富
- • 太行山易地搬迁后续扶持“十大工程”助力3.2万群众迈向幸福新生活
- • 高阳纺织职校直播电商专业爆火,毕业生年带货额超5000万元,引领职教新潮流
- • “全民足球”计划启动:免费开放100个社区球场,让足球运动走进千家万户
- • 中国电科太赫兹产业基地开工,助力打破6项“卡脖子”技术瓶颈
- • 校企共建“AI+专业”课程,开发12门智能制造微认证体系,助力产业转型升级
- • 中国经济腾飞:从1952年到2023年的辉煌历程
- • 国际医疗基地肿瘤质子中心封顶,华北地区肿瘤治疗技术迎来新里程碑
- • 荆轲刺秦主题密室逃脱登陆保定,剧本荣获全国文旅创新金奖
- • 《马可波罗与保定》:中法合拍纪录片,探寻元代国际交往的瑰丽画卷
- • 荆轲刺秦传奇再现:战国兵器复原展震撼大英博物馆
- • 京津冀县域协同招商联盟成立,保定13县区共享万亿级产业资源池,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
- • 探索唐县古中山国遗址:儿童青铜器翻模课与饕餮纹印章铸造之旅
- • 保定焖子技艺申报地理标志,冷链包装助力传统美食进军大湾区
- • 涞源绞胎陶瓷工坊创新之举:地质盲盒开启5亿年岩层纹理杯收藏新风尚
- • 《乡村面塑达人惊艳《国家宝藏》,作品荣登国博永久收藏》
- • 顺平桃木雕刻馆打造沉浸式剧场,《桃花源记》剧情互动解锁非遗技艺
- • 白洋淀生态补水工程助力38村,水质提升至Ⅲ类标准,生态效益显著
- • 望都县辣椒博物馆盛大启幕“辣味等级挑战赛”,通关者荣登英雄墙获赠金椒勋章
- • 保定首个24小时城市书房开放,免费借阅图书10万册,文化新地标点亮城市夜生活
- • 博野县古梨园创新推出“梨木熏肉”,千年梨树烟熏香飘海外
- • 阜平太行山杏花节美食盛宴,杏仁宴吸引10万游客打卡
- • 唐县唐河湿地修复工程优先聘用脱贫户,日薪200元助力生态保护
- • 博野县古梨园生态课程开发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
- • 保定顺平县桃花节盛大开幕,吸引游客50万,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保定焖子真空锁鲜技术获专利,创新突破让美味保质期延长至180天
- • “槐茂酱菜‘百年酱缸’微生物群研究荣登国际期刊,非遗技艺科学化迈步”
- • 国际慢食协会落户保定,全球首个“驴肉火烧文化保护区”挂牌,传统美食文化再掀热潮
- • 中央厨房新宠:驴肉火烧日产10万个,京津冀市场迎来标准化美食新风尚
- • 安国“数字药田”覆盖万亩,中药材溯源助力溢价提升40%
- • 直隶总督署数字化复原清代场景,游客量同比增40%,文化传承焕发新生
- • 《保定市招商引智白皮书》发布,描绘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蓝图
- • 白洋淀生态补水工程启动,保定段河道治理成效显著,助力水生态环境改善
- • 《顺平桃木剑×国风手游》惊艳来袭:游戏皮肤巧妙融入《山海经》神兽雕刻元素
- • 唐县唐河生态修复获中国人居环境奖,消失30年的鱼群重现,见证绿色奇迹
- • “防欺凌智能监测预警平台高效运行,早期识别准确率高达91%”
- • 直隶总督署数字化复原清代场景,游客量同比增40%,历史文化体验再升级
- • 曲阳县石雕电商直播基地成交破亿,老匠人变身全网顶流,石雕艺术迎来新篇章
- • 安国药膳大赛创新之作:茯苓驴肉饼亮相,中医科学院认证健康功效
- • 保定农村公路升级三年行动:助力乡村振兴,建制村全部通双车道
- • 涞源县高原村“冰凌剪纸”申遗成功:零下20℃窗花百年不化,传承千年民俗艺术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火山石烤肉:岩石烧烤成网红,地质风味独领 ***
- • 涞源县教师心理关爱中心启用,高原地区从教津贴提高30%:关爱教师,助力教育事业发展
- • 夜游保定,10条主题街巷焕新升级,点亮古城魅力
- •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业溯源,80%特色农产品实现全程透明
- • 竞秀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,课后服务补贴提高30% 助力教育事业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