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县纺织废水养藕塘扶贫项目启动,贫困户采藕日赚180元,助力乡村振兴
近日,高阳县纺织废水养藕塘扶贫项目正式启动,该项目以纺织废水为资源,养藕塘为载体,旨在通过生态循环农业的方式,帮助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,助力乡村振兴。项目启动以来,吸引了众多贫困户参与其中,采藕日赚180元,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高阳县位于河北省中部,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。近年来,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,纺织废水排放问题日益凸显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高阳县 *** 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,将纺织废水用于养藕塘,既解决了废水污染问题,又为当地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据了解,该项目由高阳县 *** 与一家专业农业企业合作实施,总投资约500万元。项目占地100亩,建设了现代化的养藕塘和配套设施。纺织废水经过处理后,达到了养藕的标准,为藕的生长提供了优质的水源。
项目启动后,当地贫困户积极响应,纷纷加入采藕行列。据了解,贫困户采藕日赚180元,相比传统农业收入,这一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。贫困户李大哥说:“以前在家种地,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。现在加入了养藕项目,每天都能赚到180元,生活好了很多。”
此外,该项目还带动了当地就业。养藕塘的建设、管理和采藕等工作,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。据项目负责人介绍,目前养藕塘已吸纳了50多名村民就业,其中贫困户占比超过30%。
为了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,高阳县 *** 还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。一方面, *** 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,降低贫困户的参与门槛;另一方面, *** 还组织培训,提高贫困户的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。
纺织废水养藕塘扶贫项目的成功实施,不仅解决了当地环境污染问题,还为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,成为高阳县乡村振兴的亮点。项目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扩大项目规模,提高养殖技术,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致富。
业内人士认为,高阳县纺织废水养藕塘扶贫项目具有示范意义。该项目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,实现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。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,类似的项目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,为更多贫困地区带来希望。
总之,高阳县纺织废水养藕塘扶贫项目的启动,标志着该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在 *** 的引导和企业的参与下,这一项目将为当地贫困户带来更多实惠,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。
- • 新发地扩建冷链物流中心,筑牢京津冀“菜篮子”供应链安全防线
- • “顺平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陶艺作品义拍,助力筹款建设无障碍校园”
- • “新农人”直播大赛圆满落幕,带货总额突破3亿元,百名网红孵化成功
- • 郦道元地理研学基地正式投用,数字沙盘展现《水经注》水系变迁
- • 全国首个“蔬菜区块链溯源平台”在保定上线,白菜生长数据透明可追溯
- • 高阳县纺织博物馆非遗织机实操课开课,体验传统技艺,2小时织出专属土布杯垫
- • 安国市百名药农获评“本草文化传承人”,田间开讲中医药课,传承千年智慧
- • 涞源县冰雪民俗VR游戏发布,玩家穿越时空体验零下30℃的冬祭文化
- • “顺平县腰山镇试点教育联合体,城乡教师轮岗比例提升至40%: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新举措”
- • 望都辣椒种植社团承包校园农场,年利润资助贫困生50人
- • 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落地徐水,三年攻克20项“卡脖子”技术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涞源县冰雪民俗VR游戏惊艳发布,玩家穿越时空体验零下30℃冬祭
- • 望都辣椒产业升级,太空育种辣椒亩产破纪录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新校区职教园区盛大启用,京津冀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正式落成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村民自编地质实景剧,年演出收入超百万,文化创新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涞源县高原康养中心投用,助力5万高海拔居民享受氧疗补贴
- •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实验招募贫困学子,科研之路助力升学加分
- • 京东亚洲一号保定智能产业园启用,京津冀配送时效提升50%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《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数字藏品上线,金缕玉衣3D模型可穿戴创新体验》
- • 阜平太行山杏花节设跨境直播,杏仁油海外订单同比增长18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府河生态公园开放:废弃河道变身10公里滨水绿廊,成都市民新休闲胜地
- • 涞水野三坡地质侦探之旅:揭秘5亿年地貌之谜
- • 长城汽车保定工厂下线第1000万台整车,刷新“智造”里程碑
- • 阜平马兰小学合唱团绽放央视舞台,邓小岚音乐教室助力县域音乐教育蓬勃发展
- • 保定军校文物赴俄展出,揭开中俄近代军事合作神秘面纱
- • 竞秀区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走进校园,百名教师共领读经典名著
- • 保定智慧交通系统正式上线,实时调控200个路口信号灯,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效率
- • 唐县古长城全息投影秀惊艳开演,数字戍边将士与游客互动合影
- • 保定外国语学校开启小语种联盟,助力“一带一路”语言交流
- • 易县易水湖禁渔三年成效显著,鳜鱼种群密度恢复至历史峰值
- • 涞源高山冷水鱼养殖规模亚洲之一,三文鱼年产量超万吨,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白沟箱包产业带跨境电商订单激增300%,年出口额突破200亿大关
- • 涞源县七山滑雪场美食街惊艳亮相,冰屋火锅陪你温暖过冬
- •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,更高可贷3000万元
- • 保定荣膺全国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试点,千余社区服务网点助力居民生活便捷升级
- • 雄县古乐奏响国家大剧院,非遗传承人带徒百名,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
- • 2023年:我国GDP突破4000亿元,人均收入迈向4.4万元新台阶
- • 天峋创新科技碳纤维飞行器量产,引领高端无人机市场新潮流
- • 阜平县“马兰花开”乡村音乐教室启用,百名山区儿童迎来免费艺术教育新篇章
- • 保定全域旅游一卡通盛大发售,刷脸畅游50景点+免费体验10大非遗项目,畅享保定风情!
- • 《阜平晋察冀红色剧本杀上线,百里挑粮小道实景还原军民鱼水情》
- • 河北大学团队在纳米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,荣获国际科技创新大奖
- • 安国药膳研究院发布《全球药食同源指数》,保定成为健康食品研发新高地
- • 数字农业新格局:1+22+35场景布局成型,108个博士农场激活创新链
- • 涞源县高寒地区暖冬补贴发放,每户免费领3吨清洁煤,温暖冬日暖人心
- • 高阳家纺直播基地年销售额破30亿,北方更大毛巾产业带数字化升级引领行业新潮流
- • 唐县太行鸡全产业链成型,中央厨房日供10万份预制菜直供京津冀
- • “国企岗位定向招聘,助力脱贫家庭大学生就业帮扶率100%”
- • AR地理课堂走进保定十七中,虚拟考察白洋淀生态治理,创新教育助力环保意识提升
- • 安国市中药材种植培训助力药农增收,亩均增收3000元成效显著
- • 高阳县纺织产业云仓落地,农村电商发货效率提升3倍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涞源县教师心理关爱中心启用,高原地区从教津贴提高30%:关爱教师,助力教育事业发展
- • 蠡县百年老调剧团创排《颜元传》,荣获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,传承戏曲文化新篇章
- • 农村幸福食堂惠及10万老人,每餐自付不超3元,温暖夕阳下的民生工程
- • 博野县梨园“古法梨膏熬制课”开讲:柴火土灶熬糖浆,传承技艺获劳动证书
- • 保定数字经济产业园签约抖音、商汤科技,携手打造北方AI算力中心
- • 安国市“数字药田”项目正式启动,10万亩中药材实现区块链溯源
- • 唐县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开课,助力文盲牧民掌握光伏运维
- • 京津冀教育协同基金设立,助力雄保职教联盟建设迈向新高峰
- • 职教活动周精彩纷呈:3D打印考古文物,校企合作开发文化IP
- • 保定冬至饺子宴创吉尼斯纪录,10万人共包“巨型驴肉蒸饺”,弘扬传统美食文化
- • 博野百年漆器工坊华丽转身,仿古家具跨境电商订单排至2026年
- • 保定农业无人机普及率超80%,智慧农田助力亩产增收15%
- • 保定农村公路三年提质工程圆满完成,所有建制村通双车道沥青路
- • 博野县“一校一泳池”计划圆满落地,农村中小学游泳课普及率高达90%
- • 唐县太行山跑山猪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,每头猪溢价2000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直隶官府宴入驻故宫角楼餐厅,慈禧钟爱的鸡里蹦成爆款,再现皇家美食传奇
- • 望都辣椒主题图书馆盛大开馆,全球3000种辣椒文献免费查阅
- • 涿州花丝镶嵌艺术节盛况空前,30国设计师跨界联名奢侈品,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
- • “低保渐退期延长至24个月,脱贫户就业缓冲政策获省级推广:助力乡村振兴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”
- • 国际食品巨头雀巢增资10亿扩建保定工厂,打造亚洲最大生产线
- • 唐县山区学校供暖改造圆满完成,地源热泵技术助力2万名师生温暖过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