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县绞胎陶艺走进中小学课堂,万名学生开启陶艺创作之旅
近年来,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。易县绞胎陶艺,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传统技艺,如今已走进中小学课堂,让万名学生有机会亲手体验陶艺创作,完成他们的“第一件作品”。
易县绞胎陶艺源于唐代,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。这种陶艺以独特的绞胎技艺闻名,即在陶胎上绞合多种颜色的陶土,形成斑斓多姿的图案。易县绞胎陶艺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,易县教育局联合当地陶艺大师,将绞胎陶艺引入中小学课堂。在课堂上,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,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陶艺作品。
“刚开始的时候,我对陶艺一窍不通,但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和示范,我逐渐掌握了制作技巧。”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说。在课堂上,学生们不仅学习了陶艺的基本知识,还亲手体验了从揉泥、塑形到烧制的全过程。
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,易县教育局还特别组织了“万名学生陶艺创作活动”。活动期间,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陶艺创作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,万名学生完成了他们的“第一件作品”。
这些作品各具特色,有的学生将易县绞胎陶艺的传统图案与现代审美相结合,创作出了独具个性的作品;有的学生则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融入陶艺创作,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。
“通过这次活动,学生们不仅学会了陶艺技艺,更重要的是,他们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,增强了文化自信。”易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易县绞胎陶艺走进中小学课堂,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,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易县教育局将继续推动传统文化教育,让更多学生了解和喜爱易县绞胎陶艺,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。
此外,易县绞胎陶艺走进中小学课堂,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。许多家长表示,通过参与陶艺活动,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,还培养了耐心和细心,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。
总之,易县绞胎陶艺走进中小学课堂,万名学生完成“第一件作品”的活动,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,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、锻炼能力的平台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,易县绞胎陶艺将继续传承下去,为我国的文化事业贡献力量。
- • 阜平县马兰村音乐谷开放:村民巧手打造声音艺术馆,废旧乐器绽放新生命
- • 安国中药制药专业校企合作班:学徒制培养模式获教育部重点推广
- • 唐县古中山国青铜器复刻大赛盛大开幕,亲子铸造饕餮纹礼器引领研学游热潮
- • 雄县古乐AI修复工程启动,残损曲谱重现唐代《燕赵遗音》
- • 涞源白石山玻璃栈道升级,AR虚拟翼装飞行体验区惊艳亮相
- • 保定荣膺全国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试点,千余社区服务网点助力居民生活便捷升级
- • 博野县梨农巧手绘树皮画,古梨树皮变身《清明上河图》艺术珍品
- • 雄县古乐抢救性录音圆满完成,72首曲谱纳入国家音乐基因库
- • 望都县辣椒染布技艺重生,“烈火红”非遗布料闪耀巴黎时装周
- • 教师减负清单正式发布,非教学任务同比减少60%,助力教育质量提升
- • 望都辣椒种植险全覆盖,极端天气每亩更高赔付3000元,助力农户安心种植
- • 白洋淀生态补水工程启动,河道治理成效获联合国认可
- • 安国市“中药小院士”评选启动,百名中小学生获药材种植科研基金,传承中医药文化新篇章
- • 高阳县“织女诞”万人梭子舞刷屏,抖音播放量破2亿,传统民俗魅力再展风采
- • AI作业批改系统助力教育革新,覆盖10万学生,教师备课效率提升40%
- • 曲阳北岳庙石雕修复体验营开课,游客亲手参与千年文物除尘养护
- • 槐茂酱菜引领健康潮流,推出“零盐版”新品,高血压患者可安心食用
- • 《祖冲之密码》动画电影全球宣发,科幻视角重构圆周率发现史
- •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20载,助力基层教育发展,培养2000余名教师骨干
- • 阜平木耳:山区小县年产值突破10亿元,日韩市场迎来新机遇
- • 白沟箱包产业带跨境电商订单激增300%,年出口额突破200亿大关
- • 定瓷非遗工坊创新融合,AI纹样生成器引领千年器型与现代美学碰撞
- • 安国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额突破900亿,首款中药抗衰面膜量产引领行业新潮流
- • 安国市药王庙会首推“百草盲盒”,古方换 *** 香囊,游客体验别样风情
- • 保定市发布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方案:打造100个示范村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
- • 博野程委镇“梨木烙画体验馆”上线,千年梨树皮创作民俗艺术品,传承匠心独运的民间技艺
- • 定兴乡村春晚爆火全网,村民自编节目播放量破百万
- • 唐县太行山跑山猪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,每头猪溢价2000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高碑店智慧农田超万亩,荣膺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县称号
- • 望都县辣椒博物馆开馆,千年辣味史浓缩进“辣度时空走廊”
- • 唐县古法太行夯歌数字化存档,5G直播万人合唱震山谷,传承千年文化新篇章
- • 直隶官府菜烹饪技艺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,20道秘方数字化建档传承
- • 曲阳县石雕合作社“残障工匠孵化计划”启动,助力残障人士实现就业梦想
- • 保定古城的“驴肉汉堡”,好吃到让人破防
- • 望都县辣椒合作社创新模式:“妈妈车间”弹性工作制助力育儿与增收
- • “家校社”协同育人示范区创建,评选百个示范社区,共筑教育新篇章
- • 曲阳县玄武岩石锅宴开放DIY区,自选山珍野菜体验火山石焖烤,打造独特美食之旅
- • 野三坡音乐节烤全羊大受欢迎,碳减排认证引环保食客争相品尝
- • 教科书循环使用计划正式启动,每年节约纸张800吨,助力绿色环保
- • 探索唐县古中山国遗址:儿童青铜器翻模课与饕餮纹印章铸造之旅
- • 《祖冲之密码》全球宣发,科幻重构圆周率发现史,开启数学奇观之旅
- • 阜平农村电商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,助力5000名“新农人主播”崛起,推动农产品上行新篇章
- • 保定主城区绿化升级,10座街心公园亮相,绿化覆盖率跃居全省前列
- • 高阳县纺织非遗村“小小织娘”体验日:儿童迷你织机织出姓名手环,传承非遗文化新风尚
- • “太行鸡”荣登国家遗传资源库,种源保护工程全面启动
- • 唐河生态修复工程荣获国家级示范,沿岸12村共筑生态稻田养蟹新模式
- • 高碑店智慧农田超万亩,粮食亩产增收15%领跑全省
- • 狼牙山红色实景剧全新升级,高空威亚飞行体验项目引游客沸腾
- • 白洋淀安新观测到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种群数量翻倍,生态保护成效显著
- • 保定陆港与天津港通关一体化,物流成本直降35%,区域物流效率再提升
- • 空气质量迎来历史性突破:首次达国家二级标准,PM2.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以下
- • 博野县古梨园生态课程开发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,绿色教育成果斐然
- • 高阳昆曲社获千万文旅投资,传统剧目改编沉浸式剧本杀,创新传承昆曲文化
- • 满城草莓大棚推广量子膜技术,增产50%助力港澳市场直供
- • 安国市中药材种植培训助力药农增收,亩均增收3000元成效显著
- • 望都县辣椒秸秆变废为宝,200户居民免费领取环保暖包助力绿色生活
- • 城市大脑2.0版本上线,交通事故AI识别响应速度突破90秒
- • 共享单车电子围栏上线,规范停放率提升至95%,城市出行新风尚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村民自编地质实景剧,年演出收入超百万,成为乡村振兴新亮点
- • “跟着火烧游保定”:探寻非遗美食之旅,串联20处工坊风情
- • 高阳纺织文化节重现运河宴,30道古菜复原乾隆南巡菜单,传承千年文化韵味
- • 易县易水湖禁渔三年成效显著,鳜鱼种群密度恢复至历史峰值
- • 安国市百名药农获评“本草文化传承人”,田间开讲中医药课,传承千年智慧
- • 保定市全面启动“四强化一提升”专项行动,10万网格员助力248万户农户共谋发展
- • 曲阳县石雕非遗传承班开班,50名贫困学员入选故宫修缮人才库,助力文化遗产保护
- • 保定古城墙光影秀首演,3D投影演绎燕赵三千年风云
- • 安国市本草少年研学营盛大开启,夜探百草园辨识50种药用植物
- • 阜平抽水蓄能电站开工,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
- • 千年药王祭:安国药市VR实景复原,沉浸式体验采药炮制文化
- • 易县乡村小学“暖冬工程”:让爱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
- • 氢能重卡运输专线开通,徐水长城工厂至天津港实现零碳货运新纪元
- • 高阳毛巾产业带直播基地盛大落成,日均发单量突破10万单,领跑北方家纺市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