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定县域教育扶贫案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最佳实践表彰

保定新闻网 阅读:7 2025-07-16 21:47:33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在扶贫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其中保定县域教育扶贫案例更是脱颖而出,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最佳实践。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保定县域教育扶贫工作的充分肯定,也展示了我国在扶贫领域的创新与担当。

保定市,位于河北省中部,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。然而,由于地理环境、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,保定县域内部分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保定市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工作,通过创新扶贫模式,助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。

保定县域教育扶贫案例的成功,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:

1. 政策支持:保定市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,将其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,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确保教育扶贫工作有序开展。

2. 创新模式:保定市结合当地实际,创新教育扶贫模式,如“教育+产业”、“教育+旅游”等,将教育扶贫与产业发展、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,实现教育扶贫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。

3. 教育资源整合:保定市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,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,为贫困地区提供优质教育服务。同时,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,拓宽扶贫渠道。

4. 师资队伍建设:保定市注重师资队伍建设,通过引进优秀人才、开展教师培训等方式,提高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,为教育扶贫提供有力保障。

5. 学生资助体系:保定市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,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。此外,还积极开展技能培训,提高贫困家庭学生的就业能力。

在保定县域教育扶贫案例的推动下,贫困地区教育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,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。据统计,自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保定市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%,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了95%以上,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了85%。
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保定县域教育扶贫案例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其具有以下特点:

1. 创新性:保定县域教育扶贫案例在扶贫模式、资源配置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创新性,为全球教育扶贫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
2. 可持续性:保定县域教育扶贫案例注重可持续发展,将教育扶贫与产业发展、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,为贫困地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。

3. 社会效益显著:保定县域教育扶贫案例有效提高了贫困地区教育水平,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保定县域教育扶贫案例的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最佳实践,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扶贫领域的创新与担当。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,我国将继续发挥教育扶贫的优势,助力更多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,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。

保定要闻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保定新闻网提供聚焦、健康、城建等8大民生板块及本地文化资讯,打造有温度的城市信息枢纽”,用关键词串联内容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