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县古乐焕新颜,走进中小学课堂培育非遗传承新生代

保定新闻网 阅读:6 2025-07-02 20:41:05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,各地纷纷采取措施,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,以期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。在河北省雄县,一项名为“雄县古乐走进中小学课堂”的教育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旨在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,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生力量。

雄县古乐,又称雄县古琴曲,是河北省雄县的一种古老民间音乐。它起源于唐宋,历经千年,传承至今。古乐曲调悠扬,旋律优美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。然而,随着现代音乐文化的冲击,雄县古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,面临着失传的危险。

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雄县相关部门积极行动,将雄县古乐纳入中小学课堂。这一举措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喜爱雄县古乐,为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注入新的生命力。

在雄县某中学的音乐课上,学生们身着汉服,跟随老师学习雄县古乐的基本演奏技巧。他们手中的古琴、古筝、笛子等乐器,发出悠扬的旋律,仿佛将学生们带入了千年前的古乐世界。

“雄县古乐走进中小学课堂,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家乡的传统文化,更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欣赏和传承这些古老的艺术。”一位正在学习古琴的学生说。

为了确保雄县古乐在校园内得到有效传承,雄县相关部门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。如定期举办古乐讲座、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表演、开展古乐知识竞赛等,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乐的魅力。
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,让学生们对雄县古乐产生浓厚的兴趣,从而自发地学习和传承。”雄县文化部门负责人表示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雄县古乐走进中小学课堂,还得到了许多社会力量的支持。一些热心公益的企业家、文化人士纷纷捐款捐物,为古乐传承事业贡献力量。

“作为一名雄县人,我非常关注家乡的文化传承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雄县古乐。”一位企业家说。

如今,雄县古乐走进中小学课堂已取得了显著成效。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习古乐,成为了非遗传承的新生代。他们不仅传承了古乐的演奏技巧,更将这份古老的艺术融入了自己的生活,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
当然,要使雄县古乐真正走出雄县,走向全国,还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雄县古乐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,必将在传承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保定新闻网提供聚焦、健康、城建等8大民生板块及本地文化资讯,打造有温度的城市信息枢纽”,用关键词串联内容价值。